創業一點靈-掌握批貨JC法則 半年賺155萬
工商時報【記者劉馥瑜╱台北報導】
選擇出國批貨創業的民眾可能會有一個疑問,辛辛苦苦大老遠從國外批了一大堆貨回台,卻不知道要怎麼開始賣,或者是,進貨的成本跟利潤始終無法取得平衡。擁有多年批發採購經驗的創業達人邱綺瑩,以她自創的「JC法則」告訴你,怎樣用15萬的成本,在短短半年內獲利超過百萬。
「JC法則」是邱綺瑩以自己的英文名,配合台灣季節所創造出的銷售與進貨模式。她說,除了食品跟3C產品之外,其他商品原則上都適用。
所謂的「JC法則」,是將整個銷售跟進貨分成「春夏」、「秋冬」兩個季節,在春夏這個季節,4、5、6月屬於正常銷售期,這個階段要正常進貨、正常銷售,原則上不折扣;7、8、9月進入暑假,這個階段不進貨,商品開始做特價,全力清庫存、換現金。秋冬亦復如此。
邱綺瑩在青創會課程「聰明致富批貨達人-韓國批貨實務」表示,她以一個朋友經營的實體店面為例,起初進貨成本15萬元,4月份的時候,營業額45萬元,扣掉房租5萬、員工薪資4萬、水電等雜支2萬,餘額34萬,這些錢全數拿去批貨;5月份的時候,營業額52萬元,扣掉房租等固定開銷11萬,餘額41萬元,同樣再全部拿去批貨;6月份的時候,營業額58萬元,扣掉固定開銷11萬,餘額47萬,還是一樣全部拿去批貨。
邱綺瑩說,在這過程中,朋友數度感到驚恐,覺得自己半毛錢都沒有留,全部都拿去批貨,「這樣對嗎?這樣真的對嗎?」但邱綺瑩說,她朋友因為批貨量不斷在提高,店內累積了足夠的貨,作為接下來3個月促銷特價期的資本。
因此,7月份的時候,暑假剛開始,先來個7折促銷,營業額衝到65萬,扣掉固定開銷11萬,餘額54萬;8月份的時候,暑假近尾聲,祭出5折促銷方案,營業額再提升到68萬元,扣掉固定開銷11萬,又賺了57萬;9月學校紛紛開學,進入換季出清特惠季,全店特價一件100元,當月營業額再衝到70萬元,扣掉固定開銷11萬,又獲利59萬。
整體累積下來,7、8、9月餘額共是54萬加57萬加59萬,一個上半年就獲利170萬元,扣除最初的批貨成本15萬,淨賺155萬。邱綺瑩問朋友,「這樣還在乎一個月從營業額扣5萬元的薪水給自己嗎?」邱綺瑩說,這是創業,不是領薪水的工作,兩者思維大不同。
邱綺瑩分享,JC法則的概念是,以一件200元的進貨成本計算,進貨10件,總成本2,000元;如一件以訂價390元銷售,賣出5件時,已是1,950元,幾乎已回本,剩下的庫存怎麼賣都是賺。